之前我們分享了正手網前球的處理方式,主要從撲球、搓球、勾對角、推球以及挑球5種擊球動作上做了對比和分析。今天我們將分享反手網前球的動作要領,同樣是對比分析這5種擊球方式,想要學習的球友可以與正手結合來看,能幫助你理解的更深刻。
大家都覺得反手位置的球不太好接,但是僅限於反手中後場,在反手網前球時要比正手網前還要容易學一點,因為轉身的角度小,多依靠手腕和手指的力量,更容易掌握。我們從2個方面來分析:
握拍方式;
手腕與手指;
反手的握拍方式和正手不一樣,而且在網前和後場也不太一樣。網前球更在意手指的捻動,後場球更注重大拇指的外頂和手指的屈指發力,所以在網前的時候一般建議大家握拍更放鬆一些,如下圖:
手腕和手指是我們需要注意的重點:手腕的抖動控制球的方向,手指發力控制球的力量大小。在正手網前球時,我們說到動作一致性,為了迷惑對手的判斷,在搓球、勾對角以及推球的引拍動作時,做好動作一致性是關鍵點。動作如下:
也就是說,我們在「搓勾推」之前的動作幾乎都保持一樣,然後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採用的方式。如果是搓球,更注意力量和切擊效果,不能將球搓的太高,而且需要讓球轉動起來。手腕動作是由外展→內收,想要達到包裹切擊的效果,就需要手腕先向外旋一定的角度,使拍頭左側向上翹(如下圖),然後再內收抖動搓球,這樣才有包裹感,搓球質量會更高。另外注意,依靠大拇指和食指來捻動球拍,控制拍面。
在勾對角時,球的角度變化最大,需要手腕的旋轉。迎球時手腕處於展腕狀態,然後從內向外轉動(外旋)。可以簡單的理解為:我們在迎球時手背朝上,然後外旋為大拇指朝上,這樣的一個變化,才能讓球拍形成「撥」的感覺,將球撥到對角去。擊球時,大拇指向上捻動,食指向下捻動,球拍向外轉,依靠大拇指的頂推和後三指屈指發力,將拍柄向內扣。
推球的時候球的角度改變不大,不過需要比搓勾更大的力量來擊球,所以更注意的是拍面和力量。手腕的狀態由外展→內收,和搓球不同的是,拇指和食指捻動球拍是向外捻動,球拍向外轉;和勾對角不同的是,推球的過程手背都是朝上,並沒有旋轉。擊球時,大拇指外頂,後三指屈指抓緊。
如果對手腕4個動作(前曲、後伸、外展、內收)不太清楚的球友可以複習一下前面的內容,對於網前球一定要學會使用手腕的抖動力量,才能將球控制的更好。針對搓勾推的動作,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動圖來一起對比一下:搓球的動作最小,勾對角的方向改變最大,推球的力量最大。
除了搓勾推外,我們還會用到撲球、挑球這兩個擊球方式。對於反手撲球,重點依靠手腕的抖動和大拇指的下壓發力,手腕的動作是由展(立)腕→收腕抖動;大拇指向下壓,後四指屈指扣拍柄發力,直接將球撲下。如下圖:
如果擊球點不高,直接撲球會導致掛網或者是拍頭觸網,我們可以採用「抹撲」的方式,利用滑動拍面來撲球,也能達到快速下壓擊球的效果,如下圖:
從外向內滑動撲球,此時手腕的動作是由展(立)腕→收腕抖動,並伴隨手腕的外旋。該動作和勾對角有一定的相似,只是一個是正拍面擊球,一個是反拍面擊球。在擊球的同時,手腕帶有向下壓的力量,讓球向下走。
作為過渡球的反手挑球,一般是在我們很被動的是才選擇使用,因為擊球點特別低,我們在引拍的時候需要先抬肘,讓拍頭下沉,然後打開手臂,將球挑到對方的後場去。所以,整個動作比以上的4種方式都要大,擊球力量是依靠小臂、手腕和手指。如下圖:
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,我們可以總結如下:撲球是進攻最強,但是需要選擇合適的擊球點,在擊球時手腕要向下壓;而搓勾推可以用來過渡,也可以用來進攻,在使用時要保證動作的一致性,加上手腕抖動和手指的發力,做出對應的擊球方式;挑球的時候要先抬肘,然後依靠手臂打開的力量,將球挑起。